購物車 0

    凍頂烏龍茶,對鳳凰、永隆兩村的經濟發展過程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。

    茶農在農林廳、茶葉改良場、公所及農會積極輔導及推廣之下,加上茶農的共同努力,順利成為茶葉專業區,締造了聞名全省的「凍頂烏龍茶」金字招牌。

    

    製茶過程就像雕塑一件完美藝術品一樣,必須細心、專心,才能製造出高品質上等好茶,經常是在夜深人靜的深夜進行,徹夜不眠,直到天亮,所以製茶是一件相當辛苦的工作。

以前製茶的過程是沒有機械設備,一切都是人工製作,製茶量少,茶菁挑回來後,馬上攤開散熱再攤放於茶上或水泥地晒場,進行日光萎凋,然後進入室內靜置萎凋,攪拌時用人工浪菁,全家必須總動員,每個人都有該負責的部分。到了炒菁時,左鄰右舍,互相幫忙,有的升火讓鍋子加熱,溫度到達一定程度後,再將茶菁放入鍋內,用手炒菁,謹慎的控制,揉捻拾手腳並用,初乾時用炭火焙走水,然後靜置回潤,次日人工以布球團揉,來回五—六次,焙乾為粗製茶。

    新式的製茶過程,是用機械來代替人工不足,節省不少時間,浪菁時用機械動力攪拌;炒菁時,更不用大費周章,瓦斯殺菁機快又能保持新鮮青翠,現在的製茶技術以到達一定水準。

製造茶葉流程

茶菁→日光萎凋→室內萎凋及浪菁(攪拌)→殺菁→揉捻→初乾→團揉→再乾燥→揀茶梗→烘焙成精緻茶。


一、日光萎凋

利用太陽的日光來曬,加速茶菁含水分消散,萎凋程度以葉面光澤消失、茶菁柔軟。

萎凋時間不一定,視陽光強弱及茶菁含水分消散情形而定。

萎凋過程中,為了避免茶菁曬傷變成死菜,我們通常會用紗網遮蔭,讓陽光較微弱,茶菁萎凋程度平均,散發出一股清香,依經驗用手來感覺茶菁的柔軟、含水分情形,來決定是否理想日光萎凋程度。


二、室內萎凋及浪菁

將日光萎凋好的茶菁收到室內,讓茶菁回溫,靜置其間必須浪菁,將茶翻動,讓葉面與葉面相互摩擦,走水平均,引起細胞破損,新鮮空氣容易進入促進發酵、化學變化,產生香氣及滋味。浪菁是決定茶葉的香氣及滋味有密切的關係,也是專門的技術。我們通常要用心來觀察室內萎凋、靜置、茶葉的葉緣走水情形,呈紋路時進行浪菁,每隔一至二小時,隨著浪菁次數的增加,時間也增長,最後一次浪菁靜置,聞到香味達到最高點時,即可殺菁。


三、殺菁或炒菁

最主要是茶葉發酵到香氣最高時,讓香氣、滋味保有,所以用高溫來破壞酵素活性,抑制繼續發酵。

「殺菁機」未發明前,茶農們炒菁是利用雙手在鍋中炒,此即「炒菁」得名之由來。天氣涼爽還無所謂,大熱天時其炎熱難當,也相當辛苦。

現在都用殺菁機來殺菁就較方便了,其溫度可以隨意調整,溫度也較易控制,但仍需要相當的經驗,炒菁的時間必須控制得恰好,初炒時具有「拍、拍」聲響為宜,茶菁要炒透,才可使香氣高、水色青,起鍋太早,茶菁未熟透,則成茶將帶有草菁味;炒菁過度,葉緣即有刺手的感覺,甚至炒焦,那麼茶湯的焦味任由怎麼泡,也無法除去。

四、揉捻

茶葉炒菁完成出鍋後,用手翻動使熱氣消散,隨即投入揉捻機內揉捻,凍頂茶的外觀不重視芽尖及白毫,所以揉捻稍重也無妨,揉捻時破壞部分細胞,讓汁液附於表面,沖泡時更容易溶出其茶湯,甘醇滋味。



五、初乾

將初揉捻好的茶葉解塊,放入「甲種」或「乙種」乾燥機,初乾至茶葉表面無水,握之柔軟有彈性不黏手 (俗稱半乾),茶葉加工製造此時已夜深,可將初乾之茶葉攤於茶避風處靜置,隔日在進行團揉。





六、團揉

將初乾的茶葉,加熱回軟,裝入布球袋中,揉成圓球、解袋、鬆茶,同樣的動作來回多次後,逐漸捲曲成半球型,條索也因此愈緊結,而發酵度因此略為加重形成「凍頂茶」。揉捻的功夫對茶葉的外觀及品質的影響很大,壓揉時力道過猛則茶葉易碎,過輕則條索不緊結。團揉時溫度、壓力及水分消散速度之控制,更是具有關鍵性的影響,為了把握最好的時機,常須在高溫下揉捻,不但要耐熱,還得全神貫注,中間的艱苦又有誰知茶農的辛苦及貢獻。



七、再乾

利用高溫停止炒菁時所留之酵素活性,使茶葉不再繼續發酵,並固定茶葉品質。利用乾燥或焙火之火候改善茶葉之香氣及滋味,去除菁臭味及減輕澀味,並使茶湯水色澄清亮麗。使茶濃乾燥至水分含量低於4%,減少茶葉體積及重量,便於包裝、貯存及運銷。8揀茶梗粗製茶做好時,外觀帶有許多的茶梗及老葉,為了力求美觀、確保品質及提昇茶葉經濟價值,用人工揀茶較能保持茶葉完整,時間較費工,消費者接受度較好。


八、焙火、精製茶

0420-1.jpg最主要是在於不改變茶葉原有香氣、品質原則下,使茶業保存較久,使品質保持一定水準,廣獲消費者肯定精製茶。若香味較不足時,可以經過烘焙技術提高茶葉品質,使茶葉甘醇略帶烘火香。

在未發明電焙之前,大多數的茶農是用傳統炭焙方法,炭焙是一門功夫,溫度是用人的身體感官來測試,覆蓋炭灰,以達到溫度的控制,細心、耐心、經驗焙出喉韻十足的「凍頂烏龍茶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