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在了解台灣茶葉時需要先有一些概念,茶品名稱不等於茶葉品種名稱!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,常常有許多的大眾會被這個概念給混亂了!我們會從茶葉發酵程度來介紹茶品。
台灣特色茶為:碧螺春綠茶、文山包種茶、高山茶、凍頂烏龍茶、鐵觀音、紅烏龍茶、東方美人茶、台灣紅茶。然而這些茶中又要怎麼分辨區別它們呢?
茶葉其實多運用發酵程度來分類茶品。發酵程度分為:不發酵茶、部分發酵茶、全發酵茶。
什麼茶屬於不發酵茶?如:碧螺春綠茶、綠茶。
什麼茶屬於部分發酵茶?如:文山包種茶、高山茶、凍頂烏龍茶、鐵觀音、紅烏龍茶、東方美人茶。
什麼茶屬於全發酵茶?如:台灣紅茶、紅茶。
另外部分發酵茶比較特別的地方在於,此類裡面細析分為輕發酵、中發酵、重發酵,三種。輕發酵比較著名的是包種茶(約12%-15%),中發酵比較著名的是凍頂烏龍茶(約25%-30%),重發酵比較著名的是白毫烏龍茶(約50%-60%)其中台灣最著名的茶品以部分發酵茶最著名!
發酵程度 | 細分發酵程度 | 茶品 |
不發酵茶 | 不發酵茶 | 碧螺春綠茶、綠茶 |
部分發酵茶 | 輕發酵 | 包種茶 |
中發酵 | 凍頂烏龍茶 | |
重發酵 | 白毫烏龍茶 | |
全發酵茶 | 全發酵茶 | 台灣紅茶、紅茶 |
由以上表格,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茶葉間的差異是由發酵程度來區別的,然而在發酵程度中,部分發酵茶最難製作。因為其中除了分成輕發酵、中發酵、重發酵外,更重要的是它是需要依靠製茶師傅老道經驗的判斷,從手搓揉茶葉的手感、香氣、溫度等來判斷!而且茶類,會因為當時茶樹生長、氣候、地質、施肥等等,而影響製作成茶品的製茶流程間之每個環節的時間調整等,因此沒有一定的標準流程,只能說「看茶做茶,看茶焙茶」。因此常有人說:「茶品是一門藝術」也是從此概念延伸的!
所以當我們在品嘗一杯茶時,茶湯的呈現是很難能可貴的,因為同樣一模一樣的茶,是很難在其他地方再喝到一模一樣的茶品,只能說可以盡量找到類似的茶品,細微處,仍有些許差異。